姚明,面对未来仍怀信心,不排除CBA扩军可能,中国篮球迎来新机遇
在2025年的中国篮球界,变革与创新成为主旋律,作为中国篮球协会主席,姚明在一次独家专访中,表达了对中国篮球未来的坚定信心,并首次公开谈及CBA(中国篮球协会职业联赛)扩军的可能性,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,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这标志着中国篮球正迈向更开放、更具竞争力的新阶段。
姚明的信心源于坚实基础
姚明在专访中强调,尽管中国篮球在过去几年面临挑战,包括国际赛场上的起伏和国内联赛的调整,但他对未来的信心从未动摇。“我们拥有庞大的篮球人口和日益完善的青训体系,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基石。”姚明说,他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篮球在青少年培养、教练员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进步,指出这些努力已初见成效,2024年亚洲青年篮球锦标赛上,中国U18男篮夺得冠军,展示了新生代球员的潜力。

姚明特别提到,数字化和科技的应用正助力篮球发展。“我们引入了人工智能训练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,帮助球员提升战术理解和实战能力,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训练效率,还让篮球运动更贴近年轻一代。”他表示,未来将继续推动科技与体育的融合,确保中国篮球在全球竞争中不掉队。

CBA扩军:机遇与挑战并存
在谈及CBA联赛时,姚明首次明确表示,不排除未来进行扩军的可能性。“扩军是职业体育发展的自然趋势,它能带来更多竞争和活力,但我们需谨慎评估,确保每一步都稳健可行。”他解释说,扩军并非简单增加球队数量,而是涉及市场平衡、球员资源和商业运营等多方面因素。
CBA拥有20支球队,覆盖全国主要城市,姚明指出,扩军可能首先考虑篮球基础较好的地区,如西部和中部省份,以促进地域平衡。“我们正在研究北美和欧洲职业联赛的扩军经验,希望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联赛体系。”他补充道,扩军计划将分阶段推进,优先评估潜在城市的场馆设施、球迷基础和商业潜力。
这一表态引发了篮球界的广泛讨论,多位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支持,认为扩军能激发联赛活力,吸引更多投资,四川金强俱乐部总经理张远认为:“扩军能让更多城市参与顶级联赛,推动地方篮球文化发展。”也有专家提醒,扩军需避免盲目扩张,防止资源稀释和竞争水平下降,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李明分析说:“CBA需要确保新球队具备长期竞争力,否则可能影响联赛整体质量。”
从青训到国际舞台
姚明在专访中还展望了中国篮球的长期目标,他强调,青训是核心,未来将加大对校园篮球和社区项目的投入。“我们计划在2025年至2030年间,在全国建立1000所篮球特色学校,并与国际组织合作,引进先进训练方法。”姚明说,这些举措旨在从基层挖掘人才,减少“断层”现象。
在国际化方面,姚明表示中国篮球将继续开放合作。“我们鼓励球员赴海外联赛锻炼,同时也欢迎外援和外教来华交流,这种双向流动能提升整体水平。”他提到,2024年CBA外援政策已优化,增加了亚洲外援名额,以促进区域交流,中国篮协正与国际篮联(FIBA)商讨更多合作项目,包括联合举办青少年锦标赛和教练员培训。
对于球迷关心的国家队表现,姚明坦言,2023年世界杯的失利是重要教训,但球队正逐步重建。“我们聘请了外籍教练团队,并引入了数据驱动的选拔机制,2025年亚洲杯和2027年世界杯是我们的重点目标。”他呼吁球迷保持耐心,相信球队能在磨合中成长。
姚明的信心和开放态度,为中国篮球注入新动力,在职业联赛扩军、青训强化和国际合作的推动下,中国篮球正迎来转型的关键期,随着更多细节落地,CBA有望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联赛之一,球迷和业内人士期待,这一系列变革能书写中国篮球的新篇章。